武鸣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下辖的一个区,了解武鸣区的区县数量及其相关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该地区的行政划分、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武鸣区的区县数量
区县数量
- 武鸣区下辖13个镇:武鸣区是南宁市下辖的一个区,目前下辖13个镇,包括城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太平镇、双桥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等。
行政区划调整
- 撤县设区:武鸣县于2015年撤销,设立武鸣区。撤销武鸣县设立武鸣区,是南宁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行政管理结构,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武鸣区的历史沿革
古代历史
- 秦至唐代:武鸣地区在秦朝时期属象郡地,汉代属南越国地,唐代属邕州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领方郡,领方县属郁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领方县地设止戈等7个县,武德五年析宣化县置晋兴县、朗宁县。
近现代历史
- 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撤思恩府,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崇尚武功,将武缘县更名为武鸣县。民国2年(1913年)武鸣府改武鸣县,隶属邕南道。民国15年(1926年)6月废除道制,武鸣县直隶广西省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成立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49年12月3日武鸣解放。县名仍为武鸣县,县治不变,属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50年属武鸣专区。1958年,属南宁专区;12月与隆安县合并,称为武隆县,次年5月复分为武鸣县、隆安县。
武鸣区的经济和旅游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
- GDP和人均收入:2023年,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达423.65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747元,比上年增长6.3%。2023年,武鸣区本级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9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9%。
- 主要产业:武鸣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农业以粮食、甘蔗、木薯、烤烟、水果、经济林、蔬菜、油料、生猪和淡水鱼等为主。工业以卷烟、制糖、淀粉、建材、造纸、农机、饲料、肥料、化工、矿业等产业为主。
旅游发展
- 旅游资源:武鸣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伊岭岩风景区、大明山风景旅游区、花花大世界等国家级4A级景区。此外,还有灵水、西江苑、文江塔、起凤山、黄道山、罗波潭、花花大世界、明秀园等著名景点。
- 旅游活动:武鸣区每年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武鸣区的未来发展规划
经济发展规划
- 高质量发展:武鸣区将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积极引进新兴产业,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
- 产业升级:武鸣区将深耕“甜蜜事业”,发展糖料蔗种植,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国有平台公司与头部电商企业合作,带动城区服务业稳步增长。
城市建设规划
- 城市品质提升:武鸣区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为居民提供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等。
- 基础设施建设:武鸣区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互联互通能力。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构建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
武鸣区作为南宁市的一个区,下辖13个镇。武鸣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武鸣区将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武鸣区有哪些乡镇?
武鸣区辖13个镇,具体如下:
- 城厢镇:作为武鸣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厢镇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双桥镇:位于武鸣区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镇。
- 罗波镇:地处武鸣区东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 两江镇:位于武鸣区南部,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
- 马头镇:位于武鸣区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镇。
- 陆斡镇:位于武鸣区北部,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 太平镇:位于武鸣区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城镇。
- 甘圩镇:位于武鸣区中部,经济发展迅速。
- 宁武镇:位于武鸣区北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 锣圩镇:位于武鸣区南部,是一个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镇。
- 仙湖镇:位于武鸣区东部,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 府城镇:位于武鸣区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镇。
- 灵马镇:位于武鸣区西部,经济发展较快。
武鸣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武鸣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以下是一些主要旅游景点:
-
伊岭岩景区:
- 位于武鸣区城区南部14公里,距南宁市17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
- 以喀斯特地貌著称,洞内景观奇特,有“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之美誉。
-
大明山景区:
- 位于武鸣区东北部,距城区50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
- 以“雨后明空晴翠”而得名,山体属弧形山脉,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最高峰。
- 四季景色各异,春岚、夏瀑、秋云、冬雪皆宜。
-
花花大世界:
- 位于武鸣区双桥镇,是国家4A级景区。
- 集生态观光旅游、科普展示、休闲会务、户外拓展健身运动、苗木花卉生产销售于一体。
-
灵水:
- 位于武鸣区南面,又称灵源、灵湖、灵犀水,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湖面总面积2.93万平方米,水深2-3米,水温常年保持23℃左右,冬暖夏凉。
-
起凤山:
- 位于武鸣区城东镇夏黄村香山河畔,距城区约7公里,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因东西两峰于江边突起,形如双凤展翼腾空而得名,景区环境幽静,山奇水秀。
-
黄道山:
- 位于武鸣城东镇六联村,距城区北面7公里,是道教圣地。
- 山上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山前有小桥流水,山中有一岩洞,深500米。
-
罗波潭:
- 位于武鸣区东部约18公里处,潭水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清冽而宁静。
- 潭水最深处达46米,周围绿树成荫,潭中有石岛,长有树木,石水相间,仿佛天然水石盆景。
-
文江塔:
- 位于武鸣区南郊渡头村香山河和西江汇流处的武鸣河东岸,高40米,七层八角。
- 每层有拱门圆窗和其他形状的花格窗共8个,顶层供奉文章之神魁星塑像。
-
明秀园:
- 位于武鸣区城区西侧,呈半岛形,三面环水,总面积2.8万平方米。
- 原为清末乡宦梁姓举人的庭园,民国初年由两广巡阅使陆荣庭购得并改称明秀园。
-
梦想城旅游景区:
- 位于武鸣区南武大道中伊岭村岜立屯,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以喀斯特湖山风光为背景,以奥地利哈尔施塔特为蓝本精心打造,集文化探秘、摄影打卡、研学教育、休闲疗愈、亲子娱乐为一体。
武鸣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武鸣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呈现出稳健的回升和向好态势。以下是对武鸣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详细分析:
经济总量与增长
-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423.65亿元,同比增长7.2%。
- 2024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95.57亿元,同比增长4.6%。
- 2024年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22亿元,同比增长4%。
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2023年增加值141.61亿元,同比增长3.8%。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如园林水果、肉类、猪肉和禽蛋。
- 第二产业:2023年增加值124.34亿元,同比增长17.3%。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但重点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 第三产业:2023年增加值157.70亿元,同比增长4.1%。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降幅收窄,部分行业增势良好。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同比下降48.5%,但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7.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年比上年增长2.5%,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8亿元。
财政与居民收入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3年11.09亿元,同比增长1.7%。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32665元,同比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9元。
发展潜力与未来展望
- 武鸣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方面均有稳步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和数字经济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 2025年,武鸣区将继续推进现代化水网建设、“新能源+储能”产业生态、石头木头“两头”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