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在不同领域和方面的排名情况如下:
环境空气质量排名
2025年1-2月全省排名
2025年1-2月,嘉峪关在全省14个地级城市中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为第二,仅次于甘南州。嘉峪关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PM2.5和PM10的浓度均值较低,显示出其在空气质量管理方面的有效措施。
主要污染物
嘉峪关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其浓度均值为70微克/立方米,其次是PM2.5,浓度均值为36微克/立方米。PM10作为主要污染物,表明嘉峪关在颗粒物污染控制方面还有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
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
2024年上半年全国排名
2024年上半年,嘉峪关在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中位列第四。嘉峪关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的优异表现,反映了其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人均GDP排名
2024年甘肃省排名
2024年,嘉峪关在甘肃省内的人均GDP排名第二,仅次于金昌市。嘉峪关的人均GDP表现强劲,显示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较高,尤其是在工业和旅游业方面的发展较为突出。
生活居住环境排名
2024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
2024年,嘉峪关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的生活居住环境综合评分排名第62名,在甘肃省内排名第二。嘉峪关在生活居住环境方面的排名较高,特别是在城市公交服务和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表现突出,反映了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
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排名
2024年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百强榜
2024年,嘉峪关在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百强榜上登上5个榜单,包括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百强榜、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百强榜等。嘉峪关在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方面的表现良好,显示出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居民幸福感。
嘉峪关在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人均GDP、生活居住环境和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色,显示出其在多个领域的综合实力和显著成效。
嘉峪关在甘肃省的排名如何?
根据最新的检索结果,嘉峪关市在甘肃省的排名情况如下:
-
环境空气质量:2025年1—2月,嘉峪关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甘南州。
-
经济发展:2024年嘉峪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8.2%,增速排名全省第二位。2024年嘉峪关市人均GDP约为11.48万元,在甘肃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二。
-
综合实力:根据甘肃省各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嘉峪关市位列全省前五,尤其在交通枢纽地位和旅游资源方面表现突出。
综上,嘉峪关市在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方面均处于甘肃省前列。
嘉峪关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嘉峪关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以下几处:
-
嘉峪关关城:作为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市郊,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此段长城从关城东闸门边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长7.5公里,山腰长城约750米,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故有“西部八达岭”之称。
-
长城第一墩:位于嘉峪关市郊,是明长城的西端起点,与嘉峪关关城和悬壁长城共同构成了嘉峪关的三大主要景点。
-
魏晋墓群:位于嘉峪关市区以东18公里的新城镇,是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古墓葬出土的660余幅彩绘砖壁画,真实描绘了中国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状况。
-
黑山石刻:位于嘉峪关市郊的黑山之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里是中国古代丝绸古道兴亡更替的见证。黑山岩画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摩崖浅石刻画,其时代为战国,它是我国北方地区时代最早、距离城市最近的岩画,是198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七一冰川:位于祁连山腹地,距离嘉峪关市区约120公里,是嘉峪关市最远的景点之一。七一冰川是祁连山的重要冰川之一,冰川融水形成了美丽的讨赖河谷,是旅游和探险的好去处。
-
滑翔基地:嘉峪关拥有国家的滑翔机基地,可以在嘉峪关乘坐滑翔机在关城上空飞行,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古老而雄伟的长城,苍茫的戈壁滩,尽收眼底,让人仿佛穿梭在时光的隧道里。
嘉峪关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嘉峪关市2024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强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2024年,嘉峪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连续22个月保持在9%以上,钢铝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11亿元,占规上工业的85.6%。GDP增长8.2%,居甘肃省第二位,连续两年8个季度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市政府通过“三化”改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施碳钢CSP改造、热轧酸洗板镀锌铝镁联合机组等重点项目39个,预计完成总产值1100亿元、增长8%。同时,新能源产业链结构更加合理,储能、新能源电池等协同配套项目落地实施。 -
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市场恢复
2024年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4.4%,增速高位运行。消费市场逐步恢复,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旅游人数和旅游花费分别增长39.72%和26.83%。 -
城乡居民收入全省领先
2024年,嘉峪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42元,均居全省第一位。 -
财政金融与开放合作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0.3%,机场年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成为民航西北第三个“百万级”支线机场。
嘉峪关市通过工业强基、产业升级、投资驱动和民生保障,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