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瘘手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步骤,确保患者能够通过血管通路进行有效的血液净化。以下是透析瘘手术的具体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评估与检查
- 详细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和血管条件评估,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管彩超等检查,以确定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
- 心理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准备,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影响血压和手术效果。
术前护理
- 保护手术侧肢体: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进行穿刺、输液、抽血等操作,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止术后感染。
- 饮食调整:术前保持饮食清淡,适当补充营养物质,避免食用难以消化或过咸的食物,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手术步骤
血管通路的建立
- 选择手术部位:通常选择桡动脉或头静脉进行血管造瘘,进行彩超定位,确定血管位置及走向,评估血管的粗细、形态和是否有狭窄、斑块等。
- 血管造影:进行碘油造影,明确血管是否通畅,以及狭窄部位、长度和缺口大小等。
动静脉内瘘的建立
- 手术方式:动静脉内瘘通常采用端侧吻合的方式,将动脉与静脉端侧吻合,使用静脉留置针将静脉与动脉端连通,构成动静脉内瘘。
- 局部麻醉: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医生在选定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剃毛,然后进行麻醉,手术完成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停止出血,包扎。
术后护理
观察与处理
- 术后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注意观察术后瘢痕愈合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局部感染、血肿、血栓等并发症。
- 功能锻炼: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如握拳动作和腕关节运动,促进内瘘成熟,预防血栓形成。
日常护理
- 保持清洁:保持造瘘侧手臂的清洁,每次透析前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清洗穿刺部位皮肤,透析后用无菌敷料覆盖4小时以上,避免接触到水。
- 避免压迫: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输血、输液、抽血化验、戴手表或首饰,以防压迫内瘘血管。
透析瘘手术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涉及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和术后护理等多个环节。通过详细的评估和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和护理,以保证透析瘘的长期使用和患者的健康。
透析瘘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透析瘘手术,即动静脉内瘘手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建立手段。以下是关于透析瘘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详细信息:
适应症
- 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30ml/min的患者应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宣教,并考虑建立永久性透析通路。
- 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这些患者应尽早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以保护血管资源。
- 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失败的患者:需要改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应建立动静脉内瘘。
绝对禁忌症
- 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的患者。
- 患者前臂Allen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相对禁忌症
- 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个月: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EF<30%暂不建议手术,或低血压患者。
- 手术部位存在感染: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透析瘘手术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透析瘘手术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准备
-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或焦虑,以免导致血压上升。
饮食准备
-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高油高脂食物,不利于病情控制,可能导致血脂或血糖升高。
- 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清、纯奶、精瘦肉等,有利于内瘘成熟。
- 限制盐分摄入:避免食用腌制品,防止内瘘皮肤处水肿,影响手术愈合。
- 避免油腻食物:防止血脂升高,内瘘处易发生血栓。
检查准备
- 积极配合医生做检查:包括血压测量、抽血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确保身体符合手术标准。
生活习惯调整
- 保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不劳累,必要时可服用助眠药物。
- 适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散步、太极拳等。
- 改变不良习惯:如避免枕着胳膊睡觉,禁止造瘘侧卧位睡觉,注意造瘘侧肢体不能持重物及剧烈活动。
血管保护
- 避免在计划做内瘘的一侧肢体抽血、输液、量血压:保持皮肤清洁,无破损、感染、疤痕、皮肤病等。
- 术前两周开始做握拳运动:促进血管充盈。
资料准备
- 整理好历次看病、复查的资料:包括诊断证明、门诊病历、检查结果、住院病历复印件、出院小结等。
- 准备好各种证件:身份证、医保卡、大病或特殊门诊报销等相关证明。
- 准备好生活物品:包括换洗衣物、洗漱用品,尤其是宽松、纯棉的贴身衣物。
- 准备好治疗药品:包括目前口服的所有药品,最好也把近期停用的药物带上。
消除顾虑
- 详细了解血透的治疗方法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目的:消除思想顾虑,树立与疾病作长期斗争的信心。
透析瘘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
透析瘘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是确保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和康复建议:
手术后护理
-
保持术侧肢体干燥清洁:
- 术后5-7天内保持术侧肢体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
抬高术侧肢体:
- 术后应抬高术侧肢体,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躺下时可将术侧肢体垫高,站立或坐姿时手臂应弯曲抬高至胸前。
-
促进血液循环:
- 术后24小时内可适当做握拳动作,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 术后72小时可开始轻度活动,一周后进行上肢锻炼,如握拳松拳运动或手握健身球。
-
避免受压和负重:
- 术侧肢体应避免受压,不提重物,不测量血压、抽血、输液等。
-
定期检查内瘘通畅性:
- 每天检查内瘘口是否通畅,用另一侧手触摸术侧手的瘘管口,观察是否有震颤或杂音。
日常生活护理
-
保持内瘘部位清洁:
- 每次透析前用肥皂水清洗内瘘侧手臂,保持皮肤清洁。
-
避免压迫和外伤:
- 穿宽松的衣袖,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外伤。
-
适当锻炼:
- 术后可进行适当的握拳、腕关节运动等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
饮食与生活习惯:
- 饮食宜清淡、有营养,控制水分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
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
-
血栓形成:
- 如果发现内瘘震颤或杂音减弱或消失,应怀疑血栓形成,并立即就医处理。
-
感染:
- 保持内瘘周围皮肤清洁,透析后24小时内勿沐浴,防止感染。如有红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出血:
- 透析拔针后应适当压迫止血,避免过度用力或弯曲手臂,防止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