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背景和基本原理
人体的肾脏就像一个过滤器,正常情况下,它会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的电解质和水分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不能完成这些正常工作时,透析就成为一种替代手段。
透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半透膜,这种半透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和多余的电解质、水分)通过,而阻止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血细胞等)通过。血液和透析液在半透膜的两侧流动,通过弥散、对流和超滤等物理过程,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清除。
透析的分类
血液透析(HD)
这是最常见的透析方式之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通过一根血管通路引出体外,经过一个透析器(也叫人工肾),透析器内有大量空心纤维,血液在空心纤维外流动,透析液在空心纤维内流动,两者之间由半透膜隔开。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就会通过半透膜扩散到透析液中,经过透析的血液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通常每周需要进行 2 - 3 次,每次大约 4 小时左右。例如,对于一个患有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血液透析可以帮助其纠正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同时降低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毒素水平。
腹膜透析(PD)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进行透析。在腹腔内注入透析液,透析液会与腹膜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从血液中通过腹膜扩散到透析液中,然后将含有废物的透析液排出体外,再注入新的透析液进行下一次交换。
腹膜透析可以居家进行,患者经过培训后,自己或者家人可以帮助完成透析操作。一般每天需要进行 3 - 4 次交换,每次大约 30 - 40 分钟的灌注和引流透析液的过程。这种方式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在离医院较远地区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方便的透析选择。
透析主要应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以维持患者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延长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