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的配方组成包括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本方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以补气药配伍活血化瘀药为特点,常用于气虚血瘀证。
- 黄芪:为君药,用量通常为30-120克,大补元气以推动血行。其补气作用可改善肢体痿软、语言謇涩等气虚症状。
- 当归尾:用量6克,既能养血又能活血,配合黄芪实现“气旺血行”的效果,适用于面色萎黄、舌淡紫等血瘀表现。
- 赤芍、川芎:各用6克,协同发挥活血行气作用。赤芍偏于凉血散瘀,川芎擅长行气开郁,可改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 地龙:用量6克,通经活络,尤其善治中风后经络阻滞导致的半身不遂。
- 桃仁、红花:各用6克,作为活血化瘀的经典药对,能促进局部瘀血消散,改善肢端紫暗、皮肤甲错等体征。
本方可作为中风后遗症的辅助调理方,但需注意: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禁用,使用前必须经中医师辨证。日常需配合康复训练,饮食宜清淡低盐,控制血压血脂。若出现头痛加重、肢体活动障碍突发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药方中的黄芪用量较大,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阴虚血热或痰热腑实者不宜单独使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