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因地区和政策而异,不同地区医保政策存在差异,具体报销比例如下:
青岛市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青岛参保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有所差异,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0%,二级医疗机构为70%,三级医疗机构为60%。退休职工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分别为85%、75%、65%。
鸡西市
异地长期备案人员:自2025年1月1日起,办理异地长期备案人员的报销政策有所变化,具体变化未详细说明。
一般情况
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中,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过10个百分点。
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过20个百分点。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2025年起,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支付比例在本市住院的支付标准基础上降低20%。
安徽省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省内或省外长期居住、生活、工作地就医的,职工医保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住院费用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执行参保地规定的本地就医时的标准。
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或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及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省内异地就医:符合转外就医规定并备案的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在参保地相同级别医疗机构基础上下降5个百分点,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下降15个百分点。
跨省异地就医:符合转外就医规定并备案的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在参保地相同级别医疗机构基础上下降10个百分点,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下降20个百分点。
建议您提前咨询参保地和就医地医保部门,了解具体的报销政策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