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保统筹政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下是其主要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与试点阶段
1994 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两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提出公费、劳保医疗改革同步,人人参加医保,用人单位缴费不超过 10%,个人 1% 起步,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基金支付方式是先结算个人账户,后按费用分段按比例支付医疗费用。以 1994 年的镇江、九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为标志,我国的医疗保障进入了现代医保制度时期 。
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实施阶段
1998 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定了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框架,明确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医疗费用及部分门诊慢性病、特殊病医疗费用 。
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发展阶段
2003 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农合,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与小额医疗费用补助结合的办法,为探索新农合的门诊统筹提供了政策依据 。
2007 年 :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
2011 年 :人社部在《关于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有关问题的意见》中要求尚未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的地区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尽快启动实施;已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渐次展开 。
全面推进与完善阶段
2018 年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工作一直是各级医保部门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2018 年 7 月 6 日,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要求全面推进和完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通过互助共济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
2019 年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强调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门诊费用统筹及支付机制,重点保障群众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 。
省级统筹推进阶段
2024 年 1 月 1 日起 :四川省在全省实施基本医疗保险调剂金模式省级统筹 。
2025 年 1 月 1 日起 :辽宁省计划实施医保基金省级统管、市级兜底的省级统筹调剂制度 。
医保统筹政策的实施时间因地区和政策类型而异,具体实施时间需根据当地医保部门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