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打了新冠疫苗后,是否可以回家继续接种第三针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以下将详细解答这一问题,并涵盖相关的接种间隔、记录查询和注意事项。
异地接种的可行性
全国范围内接种
- 全国接种网络:新冠疫苗接种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接种者在居住地进行前两针接种后,由于自身原因返回老家,仍可进行第三针接种,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 政策保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新冠病毒疫苗跨地区接种工作,确保群众完成全程接种不中断。
接种凭证
- 接种凭证的重要性:负责首剂接种的接种单位会记录群众的接种相关信息,并在接种完成后提供预防接种凭证。群众需要异地接种时,可根据纸质凭证或健康码等电子凭证选择相同种类的疫苗开展续种。
- 电子凭证的使用:国家正在研究将接种信息纳入健康码管理,力争实现新冠病毒疫苗跨省份和省内跨地市接种的全程信息互联互通。
接种间隔和记录查询
接种间隔
- 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
- 重组疫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需要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要在4周及以上,第2剂尽量在接种首剂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首剂后6个月内完成。
记录查询
- 电子健康平台: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电子健康平台查询疫苗接种记录。具体步骤包括在支付宝首页点击“更多”,选择“城市服务”,进入“医疗”板块,找到“疫苗接种”并点击,然后按提示完善个人信息,点击“同意并查询”即可查看疫苗接种记录。
- 预防接种证:如果保留有儿童的《免疫预防接种证》,可以直接通过查看该证件来查询疫苗接种记录。该证件详细记录了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包括疫苗名称、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等信息。
注意事项
异地接种前的准备
- 咨询当地接种点:提前咨询当地的疾控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是否能提供接种服务,部分地区可能因产能或疫情紧张等因素无法提供接种服务,需特别留意。
- 携带必要文件:异地接种时需携带预防接种证或相关身份证明,以便接种点记录和查询接种信息。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 留观:接种疫苗后需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救治。
- 后续接种:按照接种间隔要求,尽早完成后续剂次的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在外地打了新冠疫苗后,可以回家继续接种第三针。全国范围内有完善的接种网络和接种凭证制度,确保接种的连续性和信息互通。接种时需注意间隔时间和提前咨询当地接种点,接种后需留观并按时完成后续剂次。通过电子健康平台或预防接种证查询接种记录,确保接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外地打的新冠疫苗回家后,如何查询接种记录
在外地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询接种记录:
线上查询
-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
- 微信或支付宝搜索“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
- 点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查询”,进行登录验证。
- 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进行人脸识别后即可查看接种记录。
-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APP:
- 微信或支付宝搜索“国务院客户端”。
- 绑定个人信息后,在首页找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选项,点击进入即可查看详细信息。
-
地方政务服务平台:
- 各地的“XX通”APP通常提供疫苗接种记录查询功能。例如:
- 福建省:闽政通App。
- 河南省:豫事办App。
- 天津市:津心办App。
- 重庆市:育苗通公众号。
- 各地的“XX通”APP通常提供疫苗接种记录查询功能。例如:
-
健康码小程序或APP:
- 许多地区的健康码小程序或APP也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查询服务。例如:
- 广东省:粤省事小程序-粤康码。
- 四川省:四川天府健康通小程序。
- 湖北省:湖北健康码-支付宝或微信。
- 许多地区的健康码小程序或APP也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查询服务。例如:
线下查询
- 当地疾控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前往当地疾控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工作人员协助查询接种记录。
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症有哪些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及相关资料,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绝对禁忌症
-
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
- 灭活新冠疫苗的辅料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对这些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
-
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
- 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
- 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
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 这些情况下应暂缓接种,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
-
妊娠期妇女:
- 妊娠期妇女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暂缓接种的情况
-
任何原因引起的发热(腋下体温≥37.3℃):
- 应暂缓接种,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考虑。
-
急性疾病发作期:
- 如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
-
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 如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
-
其他特殊情况:
- 如荨麻疹发作期、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等。
特定人群的接种建议
-
60岁及以上人群:
- 建议接种,但需注意安全性。
-
18岁以下人群:
- 目前暂不推荐接种。
-
慢性病人群:
- 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建议接种。
-
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
- 可以接种,哺乳期女性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新冠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是多久
新冠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因疫苗种类而异,以下是不同类型疫苗的具体间隔时间:
-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
- 需接种2剂,间隔时间建议≥3周,第2剂尽量在8周内完成。
-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 需接种1剂,无需间隔。
-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 需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间隔时间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