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栓通常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局部症状
肿胀
这是下肢血栓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血栓形成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患肢肿胀。一般先从肢体远端开始,如小腿发生血栓,踝部和足部会出现明显的肿胀,随后肿胀可向上蔓延。轻者仅局限于小腿,重者可涉及全下肢。肿胀的程度因血栓形成的速度、范围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而异。如果血栓突然形成且范围广泛,肿胀会很严重;若侧支循环能够及时建立,肿胀可能会相对较轻。
疼痛和压痛
疼痛产生的原因是血栓刺激静脉壁,引起静脉痉挛以及静脉炎症反应。疼痛可以是钝痛,也可能是锐痛,多出现在小腿肌肉部位,如小腿肌肉有明显的压痛,患者在活动患肢时疼痛会加剧。例如,当血栓位于腘静脉时,患者在伸膝位活动小腿时,会出现小腿后侧肌肉的疼痛。而且,疼痛的程度和范围也会随着血栓的发展而变化。
皮肤颜色改变
由于静脉回流不畅,血液淤滞,早期患肢皮肤可呈苍白或发绀色。苍白是因为静脉淤血导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减少,发绀则是由于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的。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出现静脉性坏疽,足部皮肤可呈现青紫色,这是组织缺氧的严重表现。
皮肤温度改变
患肢的皮肤温度会降低,尤其是在肢体远端。因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携带热量的能力下降,导致肢体远端的热量供应不足。通过触摸患肢和健肢对比,能明显感觉到患肢皮肤温度较低。
二、其他症状
浅静脉扩张
当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在小腿和大腿的浅静脉会变得明显,甚至出现曲张,就像蚯蚓一样蜿蜒在皮肤表面。
肢体功能障碍
如果血栓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长期的肿胀和疼痛会导致患肢活动受限。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因为肢体长期处于血液供应不佳的状态,肌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而且,当出现静脉性溃疡等情况时,患者行走等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尤其是在血栓形成初期或者血栓范围较小时。如果怀疑有下肢血栓,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等诊断手段来明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