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进口药都不能报销。根据最新的医保政策和实际情况,进口药的报销情况如下:
可以报销的情况
医保目录内的进口药:部分进口药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如治疗乳腺癌的依西美坦和奥拉帕利等。这些药品根据医保分类(甲类、乙类等)享受相应的报销比例。
医保谈判药品:一些进口创新药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如2024年1月至7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创新药在上海市医药机构的结算金额中,跨国药企的新药同比增长181.3%。
“双通道”机制: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
医保丙类目录:2025年内将发布第一版医保丙类目录,其中包含进口药、原研药等。虽然丙类药通常需全自费,但医保局牵头协商,有望降低药品价格,并可能通过商业保险报销。
需要自费的情况
未纳入医保目录的进口药:多数进口药因价格高昂、临床价值和患者获益情况等因素,未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需患者自费购买。
医保DRG改革影响:医保DRG改革后,一些医院或医生为控制费用,可能限制进口药的使用。但丙类目录的出台有望缓解这一问题。
报销适应证限制:部分进口药虽在医保目录内,但报销时需符合特定的适应证。如依西美坦的医保报销条件为国内获批适应证。
特殊情况
商业保险报销:一些商业保险产品,如百万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等,可报销进口药费用。如尊享e生2025,可报销社保目录内外的药品,包括院外好药。
患者援助项目:部分药企或慈善机构会为使用进口药的患者提供援助项目,如赠药或减免部分费用,需患者符合特定条件。
综上所述,进口药并非都不能报销。部分进口药已纳入医保目录或可通过医保谈判、双通道机制等途径报销。但多数进口药仍需自费,患者可考虑商业保险或患者援助项目等方式减轻负担。具体报销情况需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