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是一家以神经外科为先导,以神经科学集群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它在多个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下是天坛医院最擅长的几个领域。
神经外科
颅脑肿瘤
天坛医院在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特别是脑干占位病变、脊髓内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底肿瘤等。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团队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和罕见的颅脑肿瘤病例。
脑血管病
天坛医院在脑血管病的治疗方面也处于国际前沿,特别是在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动脉瘤栓塞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医院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手术技术,能够提供高效的急性脑血管病救治和复杂的脑血管介入治疗。
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
天坛医院在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如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方面也有显著优势,开展了多种微创手术如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神经调控等。这些微创手术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和安全的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
天坛医院的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神经感染与免疫、周围神经与肌肉病、癫痫、运动障碍疾病等方面形成了国内一流的团队。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的诊疗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神经变性病
天坛医院在神经变性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诊疗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医院在神经变性病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天坛医院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新发诊断不明确病例和进展期患者的治疗上。医院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脊髓脊柱疾病
脊髓肿瘤和颈椎病
天坛医院在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髓脊柱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开展了多种脊柱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技术、显微镜下手术等。这些微创手术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微创和安全的治疗选择,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北京天坛医院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医院在颅脑肿瘤、脑血管病、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神经变性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脊髓肿瘤和颈椎病等方面具备强大的诊疗能力和先进的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北京天坛医院在神经外科方面有哪些知名专家?
北京天坛医院在神经外科领域汇聚了众多知名专家,以下是一些代表性专家及其专长:
张俊廷教授
- 专长:颅底、脑干肿瘤及复杂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 成就:在颅底外科享有巨大影响力,手术数量和质量世界领先。
江涛教授
- 专长:脑肿瘤综合治疗,特别是胶质瘤的个体化诊疗。
- 成就:建成全球最大的脑胶质瘤多维组学数据库,引领基于分子病理的胶质瘤诊疗。
吴震教授
- 专长:颅底、脑干肿瘤的诊治。
- 成就:使我国颅底脑干肿瘤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赵继宗教授
- 专长:微创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和脑认知转化研究。
- 成就:在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建设方面做出开拓性工作。
李春德教授
- 专长:下丘脑错构瘤、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综合治疗。
- 成就:在小儿神经外科领域享有盛誉。
孟凡刚教授
- 专长: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疾病。
- 成就:完成DBS手术近4000例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张建国教授
- 专长:各类功能/癫痫外科临床和研究工作。
- 成就:在癫痫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领域有深厚造诣。
宗绪毅教授
- 专长: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颅内蛛网膜囊肿等颅内肿瘤。
- 成就:在神经内镜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天坛医院在神经科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有哪些
北京天坛医院在神经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最新成果,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研究:
-
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 2024年9月,王拥军教授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上发表了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ORIGINAL的研究结果,显示替奈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不劣于阿替普酶,且安全性相似。
-
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研究:
- 同期,缪中荣教授和王伊龙教授牵头的“BASIS”研究也在《JAMA》上发表,证实球囊扩张术联合最佳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风险。
-
脑干胶质瘤液体活检:
- 2024年12月,张力伟教授团队与杜克大学合作的研究在《Acta Neuropathologica》上发表,揭示了脑干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可检出肿瘤突变信息,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
颅骨骨髓注射作为药物递送新方式:
- 2025年1月,王伊龙教授团队在《eBioMedicine》上发表研究,首次验证了颅骨骨髓注射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递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脑卒中等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柔性电极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 2024年3月,贾旺教授团队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的研究在《Science》上发表,介绍了柔性可拉伸微阵列电极,可精准识别脑干神经核团,推动神经外科手术的精准化。
-
神经影像和神经免疫研究:
- 2024年11月,刘亚欧教授团队在《Neurology》等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杀伤细胞及星形细胞在神经免疫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发了影像学标志物体系,提升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
多谱系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
- 2024年11月,刘丕楠教授团队在《Neurosurgery》等期刊上发表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亚型,提出了新的临床管理建议。
-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新策略:
- 2025年2月,王拥军教授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上发表了TRACE-3试验的二次分析,探讨了晚期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梗死生长率及替奈普酶的获益情况。
-
帕金森病早期生物标志物:
- 2024年,冯涛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分子信标方法,用于检测血浆中mirna44438阳性的细胞外囊泡,作为帕金森病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天坛医院在神经介入治疗方面的技术优势是什么
北京天坛医院在神经介入治疗方面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先进的设备和机器人技术
- AEagle介入手术机器人:天坛医院与杭州德诺脑神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AEagle血管介入手术控制系统,并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脑动脉取栓手术。该机器人具有精准控制和高效工作的特点,能够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并实现介入治疗的同质化和标准化。
- 高端DSA设备:天坛医院配备了飞利浦Azurion 7 B20等高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这些设备提供了高清晰度的图像和友好的操作界面,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2. 复杂病例的综合治疗能力
- 多学科协作: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影像科等科室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这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疾病治疗流程,特别是在处理颅内巨大动脉瘤等复杂病例时,能够制定出“双保险方案”,如密网支架结合弹簧圈致密填塞,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3. 领先的临床技术和科研实力
- 临床技术:天坛医院在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医院每年完成的神经介入手术量居全国领先地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科研成果: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在科研方面成果显著,2023年在《NEJM》、《JAMA Neurology》、《Radiology》和《Strok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并牵头制定了多部指南和专家共识,推动了神经介入技术的进步。
4. 创新技术和人才培养
- 技术创新:天坛医院不断探索神经介入领域的新技术,如3D影像采集技术、智能系统结合超声功能的耗材等,致力于减少对X线的依赖,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 人才培养:天坛医院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每年培养大量进修医生和研究生,为全国输送了大批神经介入领域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