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除免疫规划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这些疫苗通常是自费的,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接种。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定义
自愿和自费原则
- 非免疫规划疫苗遵循自愿、自费接种原则,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接种。
- 这类疫苗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进一步补充,提供额外的疾病预防选择。
法律法规背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而非免疫规划疫苗则由居民自费自愿接种。
- 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费用不能由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现阶段还没有能力和空间将支付范围扩大到非免疫规划疫苗等非治疗性项目。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
常见种类
- 常见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狂犬疫苗、水痘疫苗、EV71型灭活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
- 这些疫苗针对的疾病包括流感、肺炎、宫颈癌、带状疱疹、狂犬病、水痘、手足口病等。
特定人群的疫苗
- 例如,HPV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推荐于0、2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共接种3剂。
- 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需接种2剂次,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适用于40岁及以上成人,接种1剂次。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价格
价格范围
-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价格因疫苗种类和地区而异。例如,四价HPV疫苗的价格为808元/支,九价HPV疫苗的价格为1308元/支,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价格为210元/支,流感疫苗的价格为45元/支。
- 近年来,国产疫苗价格有所下降,部分疫苗降幅达30%左右,如四价流感疫苗的降价从128元降至88元。
价格影响因素
疫苗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疫苗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政府招标和医保政策等。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建议
接种必要性
- 非免疫规划疫苗虽然需要自费,但对于预防一些重要疾病同样重要。例如,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
- 对于有特定健康需求的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接种某些非免疫规划疫苗(如肺炎疫苗、HPV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接种建议
-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以获得更广泛的疾病保护。
- 接种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了解疫苗的适用范围、禁忌症和副作用等信息,确保安全接种。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居民自愿接种且需要自费的疫苗,主要用于预防除免疫规划疫苗以外的其他疾病。尽管需要自费,但这些疫苗在预防疾病方面同样重要。居民在接种前应咨询医生,了解疫苗的具体信息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接种。
非免疫规划疫苗有哪些种类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除免疫规划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遵循自愿、自费接种原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及其简要介绍:
-
流感疫苗:
- 预防疾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接种对象及剂次:6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每年接种1剂次或2剂次。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
-
肺炎疫苗:
- 预防疾病:肺炎球菌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 接种对象及剂次: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适用于6周龄至5岁儿童,共接种4剂。
- 23价肺炎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易感人群,接种1剂次。
- 接种部位和途径:肌肉或皮下注射。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
- 预防疾病: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和皮肤疣、生殖器疣等疾病。
- 接种对象及剂次:
- 二价HPV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共接种3剂。
- 四价HPV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和9-26岁男性,共接种3剂。
- 九价HPV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共接种3剂。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
带状疱疹疫苗:
- 预防疾病: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 接种对象及剂次: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接种2剂次。
- 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适用于40岁及以上成人,接种1剂次。
- 接种部位和途径: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 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
狂犬疫苗:
- 预防疾病: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
- 接种对象及剂次:
- 暴露后免疫程序:5针法或2-2-1法。
- 暴露前免疫程序:第0天、第7天和第21天(或第28天)分别接种1剂。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
-
水痘疫苗:
- 预防疾病: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 接种对象及剂次:
- 12月龄-12周岁儿童:接种2剂次,间隔至少3个月。
- 13周岁及以上人群:建议第2剂次与第1剂次间隔在8周以上。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
EV71型灭活疫苗:
- 预防疾病: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 接种对象及剂次: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2剂次,间隔至少1个月。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 预防疾病: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 接种对象及剂次:适用于2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3剂次,间隔1-2个月。
- 接种部位和途径:肌肉注射。
-
轮状病毒疫苗:
- 预防疾病: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
- 接种对象及剂次:适用于2月龄至3岁儿童,接种2剂次,间隔至少4周。
- 接种部位和途径:口服。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哪些人群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
流感疫苗:
- 推荐人群:6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尤其是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
肺炎疫苗: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适用于6周龄至5岁(6周岁生日前)婴幼儿和儿童。
- 23价肺炎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易感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
- 二价HPV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
- 四价与九价HPV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和9-26岁男性。
-
带状疱疹疫苗:
- 推荐人群:40岁及以上成年人,尤其是有带状疱疹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
狂犬疫苗:
- 暴露前免疫:适用于经常接触动物的高风险人群或前往偏远地区的人群。
- 暴露后免疫:适用于被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所有人群。
-
水痘疫苗:
- 推荐人群:12个月龄以上儿童和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成人。
-
EV71型灭活疫苗:
- 推荐人群:6月龄至5岁儿童,尤其是手足口病高发地区的人群。
-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 推荐人群:2月龄至5周岁儿童。
-
轮状病毒疫苗:
- 推荐人群:6周龄至32周龄婴儿。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程序是怎样的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程序因疫苗种类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程序:
流感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6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每年接种1剂次或2剂次,具体以说明书为准。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
肺炎疫苗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6周龄至5岁(6周岁生日前)婴幼儿和儿童,共接种4剂,基础免疫在2、4、6月龄各接种一剂,加强免疫在12~15月龄接种一剂。
- 接种部位和途径:肌肉注射,婴儿首选大腿前外侧(股外侧肌),幼儿和儿童为上臂三角肌。
- 23价肺炎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2岁以上易感人群接种1剂次,一般无需再接种。易感人群或体内抗体滴度显著下降者,若需再接种,应距前1次接种5年后再接种1次。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或皮下注射。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
- 二价HPV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9-45岁女性,共接种3剂,其中9-14周岁女性可接种2剂次,具体以说明书为准。
- 四价与九价HPV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9-45岁女性,推荐于0、2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共接种3剂。四价HPV疫苗也适用于9-26岁男性,推荐于0、2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共接种3剂。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带状疱疹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50岁及以上成人,接种2剂,间隔2个月。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狂犬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暴露前接种3剂次(0、7、21或28天各1剂),暴露后接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水痘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12月龄~24月龄接种第1剂,4岁~6岁接种第2剂。未完成2剂者,补齐2剂(≤14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3个月,≥15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4周)。
- 接种部位和途径:皮下注射。
EV71型灭活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6月龄~5岁儿童,接种2剂,至少间隔4周。
- 接种部位和途径:肌肉注射。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2月龄及以上婴幼儿,具体剂次根据年龄不同,通常为3剂或4剂。
- 接种部位和途径:肌肉注射。
轮状病毒疫苗
- 五价轮状病毒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6周龄至32周龄婴儿,共接种3剂,第3剂不应晚于32周龄。
- 接种部位和途径:口服。
- 轮状病毒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2月龄~3岁儿童,每年接种1剂。
- 接种部位和途径: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