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钊猷教授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著名肿瘤学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 基本信息 :
-
出生日期:1930年12月
-
教育背景: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
-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 职业生涯 :
-
1968年起从事肝癌研究,特别在肝癌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方面成就显著。
-
曾任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
曾任国际抗癌联盟理事、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委等职。
- 科研成就 :
-
最早对小肝癌进行了系统研究,使小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60~70%,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对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病人,其5年生存率可达68.4%。
-
建立了“亚临床肝癌”概念和理论,被国际权威称为“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巨大进展”。
-
主编肝癌、肿瘤专著8本,发表论文440篇,其中SCI论文288篇。
- 主要贡献 :
-
在肝癌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首先提出了“亚临床肝癌”的概念。
-
提出“早期、积极、综合、特异”八字肝癌治疗方针,使住院肝癌病人5年生存率由3.0%提高到40.2%。
-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和三等奖各一项,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学术观点 :
-
主张“癌症患者不要轻易开刀”,认为现代控癌战是持久战,不能抱有“一刀下去”就治愈的心态。
-
总结长期治疗癌症的经验,提出手术治疗癌症会加速癌症扩散,而中医药对治疗癌症有卓越的疗效。
汤钊猷教授在癌症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他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提高了肝癌的治疗效果,也为全球癌症防治事业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