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ICU(重症监护室)的位置选择原则如下:
-
邻近关键科室 :ICU应优先靠近手术室、急诊科、介入导管室、影像科(CT/MRI)等关键科室,以缩短危重患者的转运时间。同时,与普通病房保持适当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
独立区域设置 :ICU应设置在医院相对安静的区域,远离门诊大厅、食堂、垃圾站等人员嘈杂或污染风险高的场所。在高层建筑中,建议设置在中间楼层(如3-5层),以兼顾急诊转运便捷性和设备承重需求。
-
交通流线规划 :设置独立患者通道、医护通道、污物通道,严格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预留充足的电梯空间,确保病床和设备转运畅通(电梯宽度≥1.6米,深度≥2.1米)。
-
功能布局要求 :
-
医疗区 :包括病房单元(单间或开放式)、治疗室、处置室等。
-
支持区 :包括护士站(中央岛式或环形布局)、药品室、设备间、库房等。
-
辅助区 :包括医护休息室、家属谈话间、污物处理间等。
- 床位与面积 :
-
单床病房面积≥18㎡(含设备操作空间)。
-
开放式床位间距≥1.5米。
-
总床位数一般为医院总床位的2%-8%,需预留10%-20%的扩展空间。
- 特殊单元隔离 :感染性患者(如传染病)需设置负压隔离病房,位置靠近ICU出口,独立通风。
根据这些原则,ICU的具体位置可能会因医院的具体布局和设计而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是为了确保危重患者能够迅速接受有效的治疗和监护,同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