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在同省不同市通常是可以看病的,但需要遵循一定的政策和流程,以下是具体情况:
就医政策
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各省(区、市)要完善省内异地就医报销政策,确保参合患者在省内异地就医时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结报服务。
规范异地就医补偿政策:各省(区、市)要规范并相对统一省内和省外异地就医补偿政策,实现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等方面的统一,规范异地就医业务流程。
就医流程
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参合患者需要选择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医。这些定点医疗机构由各地卫生计生委向国家卫生计生委申报,经审核后确定。
办理转诊备案:符合条件的参合患者经参合地转诊备案后到省外就医,参合地经办机构应当即时将规范化转诊信息报送至省级平台或国家平台。
就医结算: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患者需出示相关证件和转诊单等材料,医疗机构会根据患者身份和就医情况,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结算。
报销比例
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医,起付线和报销比例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市级定点医院就医,起付线为500元,报销比例为65%;在省级定点医院就医,起付线为700元,报销比例为55%。
跨市就医报销:跨市就医时,报销比例可能会根据就医地的政策有所调整,但总体上会遵循参合地的报销规定。
综上所述,农村合作医疗在同省不同市看病是可以的,但需要遵循相关的政策和流程,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并办理相应的转诊备案手续。具体的报销比例和政策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建议参合患者在就医前咨询当地的医保部门或医疗机构,了解详细的政策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