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985工程院校。以下是关于该校的详细信息。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背景
历史沿革
- 创建与早期发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建于1927年,最初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颜福庆出任首任院长。
- 抗战时期:1939年因抗战爆发,学院内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辗转迁至四川重庆,1946年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
- 更名与发展: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被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学府之一,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与复旦大学合并,2012年成立新的上海医学院。
办学性质与层次
- 办学性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一所公办医药类普通本科院校。
- 教育层次:学院设有10个本科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六年制)、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等。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排名和认可度
全国排名
- 综合实力排名:在2024年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位列第三,仅次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医学类排名:在医学类专业的排名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样表现优异,多个医学相关专业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
学科认可
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和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多个,显示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强大实力。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学科设置和师资力量
学科设置
- 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六年制)、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等。
- 研究生专业:学院设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涵盖医学门类和非医学门类。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753人,其中高级职称63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显示了学院在高端人才队伍方面的雄厚实力。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不仅是985工程院校,还在全国医学院校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学院在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实践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其历史悠久,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是医学专业学生的理想选择。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医学领域的排名如何?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医学领域的排名表现非常突出,以下是其在不同排名中的具体情况:
综合实力排名
- 2024年医学专业排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30人名列第1。
- 2024年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名: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包揽了前三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位列第三。
- 2025年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继续保持全国第三的位置。
临床医学专业排名
- 2024年临床医学专业排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包揽前三名,复旦大学位列第二。
- 2025年临床医学专业排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临床医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四。
学科排名
- 2024年学科评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和药学等学科均进入A类评级。
- 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医科实力评级: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医科实力评级中位列第三,显示出其在医学领域的综合实力。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非常乐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数据和信息:
就业率
- 总体就业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了90%以上。
- 2024年就业率:2024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6%。
就业方向
- 医疗机构:许多毕业生选择在大型三甲医院或知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工作,占比达到了12.98%。
- 科研机构:毕业生在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等多个领域也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 其他行业:约有29%的毕业生进入了房地产行业,20%选择了互联网行业,金融投资行业和教育培训行业也分别吸引了8%和6%的毕业生。
薪资水平
- 薪资水平: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高,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收入还会大幅度提升。硕士年薪20万起跳,博士50万起跳应该是不成问题。
深造情况
- 考研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考研率是34%。
- 境外升学:部分毕业生选择境外深造,去向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有哪些知名的校友?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简称“复旦上医”)作为中国顶尖的医学院校之一,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医学人才。以下是一些复旦上医的知名校友:
医学领域
- 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长期从事不明原因发热和各种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工作,为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
- 张安中:神经药理学家,为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孙晓溪:生殖内分泌专家,在生殖医学领域享有盛誉。
- 吴邵青:著名肺科学家,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
- 谷镜汧:病理学科奠基人,长期从事病理学教学与研究,专注于传染病、寄生虫病及结核病。
- 沈克非:神经外科拓荒人,开创了我国神经外科领域。
- 陈翠贞:儿科医学先驱,为儿童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王淑贞:妇产科奠基人,推动了我国妇产科学的发展。
- 刘湘云:儿科学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儿科研究所所长,儿科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和儿童保健服务,精心钻研麻疹等病的防治和抢救方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表彰及成果奖,协助中国自制麻疹及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取得成功。
科研与管理领域
- 邓景发: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版有专著《物理化学》、《催化作用原理导论》、《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等。
- 丁淦林:新闻史学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
- 董亚芬:英语教育专家,曾任复旦大学外文系副系主任,第一届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蔡尚思: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校长顾问。
- 蔡祖泉:电光源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历任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等职。
- 陈传璋:数学教育家,曾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为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