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保一二三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门诊待遇
一档:在医疗保险年度内,一档参保人个人自付的门诊医疗费超过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的部分,可以直接获得报销70%,如果连续参保时间没有满12个月,则只报销60%。
二档和三档:二档和三档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医保待遇,每个医保年度最高支付总额1000元,输血报销70%。
2. 缴费比例及基数
一档:缴费基数是职工月工资总额,最高为平均工资的3倍,最低为平均工资的60%;非企业单位缴费比例8.2%,企业单位缴费比例7.2%。
二档:缴费基数是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0.8%。
三档:缴费基数是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0.55%。
3. 住院待遇
一档:一档参保人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分别为50%、70%、80%。报销限额为8万元/人·年。
二档:二档参保人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分别为55%、75%、85%。报销限额为12万元/人·年。
三档:三档参保人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分别为60%、80%、90%。报销限额为15万元/人·年。
4. 个人账户
一档:不建立个人账户。
二档和三档:建立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门诊基本医疗费用、地方补充医疗费用、在定点零售药店凭本市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药品的费用。
5. 适用人群
一档:适用于城乡居民和新农合参保人员。
二档:适用于企业职工、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等。
三档:适用于大病医疗救助,由政府全额承担,个人无需缴费。
综上所述,农村医保一二三档在门诊待遇、缴费比例及基数、住院待遇、个人账户和适用人群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参保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医保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