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门诊统筹新政策对药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合规成本上升 :新政策对定点医药机构的合规要求更高,部分中小药店可能因无法满足面积、药师配置等硬性条件而面临退出风险,导致合规成本上升。
-
药店资质门槛提升 :截至2024年2月,全国已有26个省份推进药店门诊统筹政策,但地区差异显著。一些省份如天津、上海统筹药店占比超85%,而云南、广东等地不足5%。政策要求统筹药店需满足一系列硬性条件,如湖南要求药店面积超100平方米并配备全科医生,导致仅少部分药店达标。
-
电子处方流转 :自2025年1月1日起,配备“双通道”药品的定点零售药店需通过电子处方流转中心流转“双通道”药品处方,不再接受纸质处方。这意味着参保人员需要先和开处方的医院核实是否能提供电子处方,否则无法在药店享受到相应的统筹待遇。
-
支付方式改革 :DRG/DIP 2.0与支付方式改革深化,医保将按照病组、病种、复杂病例分组付费,这要求医疗机构在病种报销范围内不断优化诊疗,间接推动处方外流,但需要药店具备更强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
门诊统筹资质 :门诊统筹政策对药店开放后,具有门诊统筹资质的药店能够享受与基层医疗机构相同或相近的医保报销比例,为药店带来更多流量,同时也对药店的相关流程、服务、系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范程度更高、合规能力更强的龙头药房一般能获得更多的门诊统筹资质,从而获得更多的承接处方外流的机会。
-
客流和销售额 :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店被纳入门诊统筹管理,门诊统筹政策总体上对药房生意是利好的。已落地区域的门店来客数和销售额均优于未落地区域。此外,政策明确药房凭处方买医保目录药品可以用统筹医保支付,有利于处方药外流,并有望同步带动店内其他品类销售增长。
-
医保统筹账户支付 :门诊共济医保统筹政策使得定点药店也能通过医保统筹账户进行结算,对冲了个账改革对药店带来的客流下降的不利影响。理论上至少有40万家定点药店将可能成为门诊统筹资质的药店。
综上所述,2025年门诊统筹新政策对药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收入机会,也提出了更高的合规和服务要求。药店需要积极应对这些变化,提升自身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以抓住政策带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