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到后,若伤口破皮出血、狗未接种狂犬疫苗或健康状况不明,必须立即打针。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及时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以下是具体需打针的情况和注意事项:
-
伤口暴露程度决定风险等级
- 破皮但未出血:属于Ⅱ级暴露,需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 出血或黏膜接触(如眼睛、口腔):属于Ⅲ级暴露,必须同时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 抓伤后渗血:即使轻微划痕,只要皮肤屏障受损,均需按Ⅲ级暴露处理。
-
狗的疫苗接种与健康状态是关键
- 狗未接种疫苗或接种史不明:无论伤口大小,一律按高风险处理。
- 狗出现异常行为(如流涎、攻击性、畏光):即使已接种疫苗,也需立即就医,怀疑狂犬病感染可能。
- 狗10日内死亡或失踪:必须完成全程疫苗接种(5针程序)。
-
时间窗口与处理流程
- 黄金24小时: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超过24小时仍可补救,但绝不能拖延。
- 伤口紧急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封闭伤口。
- 孕妇、儿童无禁忌:狂犬疫苗安全性高,特殊人群也需全程接种。
提示:即使家养狗“看起来健康”,狂犬病毒潜伏期也可能无症状。若符合上述任一条件,请务必当天前往犬伤门诊,接种疫苗后需忌酒、避免剧烈运动。生命安全无小事,宁可过度防护也不可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