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伤后确实可能感染病菌,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狗狗口腔携带多种病原体,包括狂犬病毒、巴斯德菌、葡萄球菌等,轻则导致伤口红肿化脓,重则引发败血症或骨髓炎。若未及时处理,感染风险在咬伤后6-24小时内显著升高。
-
常见病菌与感染风险
狗咬伤感染的病原体复杂多样,约50%来自狗狗口腔的巴斯德菌或厌氧菌,其次是链球菌、葡萄球菌。深部伤口更易感染,可能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热、淋巴肿大,甚至败血症。近期案例显示,喉巴斯德氏菌感染可迅速导致软组织坏死,需紧急抗感染治疗。 -
狂犬病与破伤风的致命威胁
狂犬病潜伏期长且致死率近100%,而破伤风杆菌可能通过污染伤口引发肌肉痉挛。即使宠物接种过疫苗,仍建议就医评估暴露等级(Ⅰ-Ⅲ级),并按需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
紧急处理与预防措施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挤压排血后消毒,避免包扎。尽早就医清创,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流脓或发热,这些均为感染警示信号。
提示: 与宠物互动时避免激怒行为,定期为狗狗接种疫苗。若被咬伤,切勿因伤口小而忽视专业处理——病菌感染可能悄然而至,及时干预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