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伤后出现肿胀,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并视伤口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联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关键处理步骤为“一冲二消三免疫”:彻底冲洗伤口、消毒杀菌、全程规范接种疫苗。以下为具体应对措施:
-
伤口紧急处理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冲洗后以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厌氧环境易滋生病毒)。若出血严重,可压迫止血并尽快就医。 -
疫苗接种方案
- 首次暴露:采用5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或“2-1-1”4针法(第0天2针、第7、21天各1针)。
- 严重咬伤(头面部、多处贯穿伤等):除疫苗外,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马血清40IU/kg或人免疫球蛋白20IU/kg)。
- 再次暴露: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无需加强;超过3年需重新全程接种。
-
特殊情况处理
- 即使土狗已接种疫苗,仍建议人全程接种(动物免疫史无法100%确保安全)。
- 孕妇、婴幼儿、过敏体质者均无接种禁忌,狂犬疫苗安全性已获验证。
-
肿胀的应对
伤口肿胀可能由炎症或过敏反应引起,需就医排除感染。切勿因肿胀延误疫苗注射,接种期间可同步进行抗炎治疗。
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是速度与规范。即使症状轻微或伤口结痂,也需完成全部针次。建议定期为家养宠物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流浪动物,降低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