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伤后即使只是轻微破皮,也可能带来狂犬病感染、伤口细菌感染等严重风险。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而土狗因疫苗接种率低风险更高;同时狗口腔携带的多种病原体可能引发红肿、化脓甚至败血症。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接种疫苗是核心应对措施。
-
狂犬病风险不可忽视
狂犬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侵入,即便未出血也可能感染。土狗多未接种疫苗,携带病毒概率更高。发病后无特效治疗,需在24小时内接种疫苗并配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
伤口感染需专业处理
狗咬伤口易滋生细菌,如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能导致局部化脓或全身感染。正确处理流程包括挤压排血、交替冲洗、碘伏消毒,深伤口需抗生素预防。 -
破伤风与其他并发症
污染严重的伤口可能引发破伤风,需评估是否需加强免疫。部分案例会出现骨髓炎或败血症,若伤口红肿发热须立即就医。 -
暴露等级与处置差异
轻微破皮属于Ⅱ级暴露,但若位于头面部或免疫低下者需按Ⅲ级处置。疫苗接种期间忌酒及辛辣,全程接种后仍需观察动物10天。
及时规范处理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若无法确认狗只健康状况,请默认按高风险处理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