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出现肿胀,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挤出污血,并用碘伏消毒。关键处理步骤包括:止血防感染、判断伤情(是否需打狂犬疫苗)、正确包扎、及时就医(尤其是深伤口或出血不止情况)。
-
紧急冲洗消毒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浅表伤口可轻挤周围组织排出污血,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土方。 -
判断伤情与疫苗必要性
- 若皮肤破损出血(哪怕微小伤口),需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 未接种过疫苗的狗、流浪狗或无法追踪狗的健康状况时,必须按暴露后免疫程序处理;
- 深伤口或靠近头颈部的咬伤,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包扎与防感染
清洁后覆盖无菌纱布,避免绷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预防细菌感染,但需遵医嘱。 -
观察与就医指征
肿胀持续加重、伤口化脓、发热或出现红线(淋巴管炎)需立即就医。即使轻微咬伤,也建议72小时内到医院评估破伤风风险。
注意: 处理伤口后仍需保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记录狗的外貌特征并上报相关部门,后续需完成全部狂犬疫苗疗程(通常5针)。日常远离未栓绳的散养犬,防范比救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