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即使只是轻微破皮,也需要根据暴露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一、伤口处理
- 立即清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确保清除病毒。
- 消毒:清洗后,用稀碘伏或其他具有灭活病毒能力的医用制剂消毒伤口。
二、疫苗接种
- 暴露分级: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将暴露分为三级:
- I级暴露: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可仅进行伤口处理。
- II级暴露:有出血的伤口,需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 III级暴露:伤口较深或范围较大,需接种狂犬疫苗,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疫苗接种程序:
- 5针法: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接种1剂。
- 2-1-1程序:当天接种2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
三、是否需要马上打针
- 如果伤口较轻(I级暴露),可先处理伤口,但建议尽快前往医院评估暴露等级并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 如果伤口有出血(II级暴露)或较深(III级暴露),应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四、注意事项
- 十日观察法:如果咬人的狗在十日内保持健康,可暂停后续疫苗接种。
- 全程接种:确保完成所有剂次,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总结
被散养狗咬伤后,即使只是轻微破皮,也应立即清洗伤口,并根据暴露等级采取疫苗接种等措施。尽快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是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