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应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法处理伤口,关键措施包括: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稀碘伏消毒避免包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宠物已免疫)。以下分点详述科学处理流程:
-
彻底冲洗伤口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通过物理冲刷减少病毒残留。若伤口较深,需借助注射器或专业设备冲洗内部,避免用力挤压导致二次损伤。 -
正确消毒与开放处理
冲洗后使用0.025%~0.05%稀碘伏或苯扎氯铵消毒伤口内部,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保持伤口开放不包扎,禁用软膏或粉剂,以利于病毒排出。 -
分级评估与医疗干预
- 轻微无出血抓伤(Ⅱ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
- 贯穿性伤口或黏膜接触(Ⅲ级暴露):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特殊人群(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即使轻微伤也建议联合免疫治疗。
-
疫苗接种时效与方案
首次疫苗应在24小时内完成,全程接种需按“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或“2-1-1”加强程序。若宠物后续10日内死亡,需立即补种。 -
记录宠物信息与观察
记录犬只疫苗接种史及行为异常(如畏光、流涎),协助医生判断风险。即使宠物健康,狂犬病毒潜伏期仍可能传播,不可侥幸。
提示:任何家养犬咬伤均不可轻视,及时处理与专业医疗介入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若伤口出现红肿、发热或全身症状,需立即复诊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