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破皮后,立即冲洗伤口、彻底消毒、评估暴露等级并接种疫苗是核心应急措施。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需规范处理伤口以预防狂犬病等感染风险,尤其需注意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优先就医。
-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此步骤可清除90%以上病毒,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环节。
- 消毒与暴露处理: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以利排毒。若伤口较大、较深或位于头面部,需就医清创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疫苗接种评估:无论宠物是否接种疫苗,被咬破皮(Ⅱ级暴露)均需接种狂犬疫苗。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但超期仍可补种。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也需按标准程序接种。
- 观察与记录:记录咬伤时间、部位及宠物健康状况。若10日内宠物出现异常或死亡,立即报告疾控部门并加强医疗干预。
夏季宠物易躁动,即使家养犬也需保持警惕。规范处理伤口后,务必完成全程疫苗接种,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影响免疫效果。若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等异常,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