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正确处理的核心是:立即冲洗消毒伤口、评估暴露等级并接种疫苗、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需紧急就医清创。狂犬病疫苗的及时接种是关键,病死率近100%的狂犬病可通过规范处置有效预防。
-
伤口紧急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残留病毒。若伤口出血,直接压迫止血,避免用力挤压以免加重损伤。
-
暴露等级评估与医疗干预:
- Ⅱ级暴露(轻微破皮无出血):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 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彻底清创。头面部咬伤无论大小均按Ⅲ级处理。
-
疫苗接种与后续观察:疫苗需按程序全程接种(如“五针法”或“2-1-1”程序)。即使完成接种,再次暴露后仍需根据时间间隔补种。观察犬只10日内是否异常,若死亡需立即上报。
-
感染预防与护理:深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保持伤口干燥,避免辛辣饮食,48小时内禁缝合以降低厌氧菌感染风险。
提示:任何犬咬伤均不可轻视,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犬只。及时就医并保留犬只信息,确保后续追踪。日常与犬类互动时避免挑衅行为,降低咬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