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到后身体发热,可能是伤口感染、疫苗反应或应激反应所致,需立即清洁伤口并就医排查狂犬病风险,必要时接种疫苗或服用退热药物。
-
优先处理伤口与就医
被咬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随后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或破伤风针,并检查是否因细菌感染引发发热。 -
区分发热原因
- 感染性发热:伤口红肿、疼痛伴随发热,需抗生素治疗。
- 疫苗反应:接种狂犬疫苗后1-2天内可能出现低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多喝水休息即可。
- 应激反应:因惊吓导致的短暂体温升高,情绪平稳后可缓解。
-
发热期间的护理
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等退热药;保持清淡饮食,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抓挠伤口,防止二次感染。
总结:被犬咬伤后发热不可轻视,及时医疗干预是关键。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以规避潜在风险,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