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确实会显著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尤其是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会直接加重心脏负担。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需格外警惕,低温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急性心梗。
低温环境下,人体通过收缩外周血管维持体温,导致血压骤升,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寒冷会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栓风险显著增加。心脏为维持体温需加速泵血,但低温可能减少心肌供氧,供需失衡易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可能间接加重心脏负荷。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外出,注意防寒保暖;定期监测血压,保持适度运动与水分摄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若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健康人群也需警惕寒冷对心脏的潜在影响,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高盐摄入。
降温是心脏健康的隐形威胁,科学防护与及时干预可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