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可能引发感染、过敏反应或狂犬病风险,需根据伤口情况及时处理。以下是具体危害及应对要点:
-
感染风险
犬类口腔携带细菌(如巴斯德菌、葡萄球菌),伤口肿胀伴随发红、发热或化脓时,提示细菌感染。未及时消毒可能引发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 -
过敏反应
部分人对犬唾液蛋白过敏,肿胀可能扩散至周边组织,伴随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抗过敏治疗。 -
狂犬病暴露
若犬只未接种疫苗,肿胀伤口接触病毒后,潜伏期可能无症状,但发病后致死率近100%。需24小时内接种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 -
组织损伤与并发症
深度咬伤可能导致神经、肌腱损伤,肿胀持续加重会影响愈合。儿童或免疫低下者更易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
提示: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酒精/碘伏消毒,压迫止血后覆盖敷料。肿胀48小时未消退或伴随发热、麻木时,必须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