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确实会加重疲劳感,主要与褪黑素分泌增加、低气压缺氧、光线不足抑制血清素、环境湿度影响代谢以及心理暗示等因素有关。
-
褪黑素水平升高:阴雨天光线昏暗,刺激松果体分泌更多褪黑素(睡眠激素),使人感到困倦乏力。日照减少会降低血清素分泌,进一步引发情绪低落和嗜睡。
-
低气压与缺氧:雨天通常伴随气压下降,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大脑供氧不足,产生类似“高原反应”的疲倦感。关节敏感人群还可能因气压变化出现酸痛,加重身体负担。
-
湿度与代谢减缓:高湿度环境阻碍汗液蒸发,影响体温调节,迫使身体消耗更多能量维持平衡。潮湿空气还会促进霉菌滋生,可能诱发过敏或呼吸道不适,间接导致疲劳。
-
心理与环境暗示:雨天的阴沉氛围容易引发消极情绪,形成“不想动”的心理暗示。雨声虽能通过白噪音助眠,但持续的低频环境音也可能让人精神涣散。
应对建议:保持室内光线充足,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调节生物钟。若疲劳持续,需排查贫血或睡眠障碍等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