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通常需接种5针狂犬疫苗(按“五针法”程序:0、3、7、14、28天各1针)或4针(“四针法”:0天2针,7、21天各1针),具体针数需根据伤口暴露等级、疫苗类型及个人免疫史综合判断。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等高风险部位,还需加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暴露等级决定针数
轻微抓咬(皮肤破损无出血)按常规程序接种;贯穿性伤口或黏膜接触需联合免疫球蛋白。小型犬虽体型小,但若未接种疫苗或来源不明,风险与大型犬无异。 -
疫苗类型影响程序
传统五针法覆盖更广,四针法周期更短。国内常用Vero细胞疫苗(五针为主)和人二倍体疫苗(可选四针),后者更适合儿童或过敏体质者。 -
免疫史是关键变量
首次暴露者需全程接种;若半年内完成过全程接种可免打,半年至三年内需加强1-3针,超过三年则重新接种。 -
紧急处理不可忽视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碘伏消毒后保持开放。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可能存在病毒携带风险,需规范处置。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犬只体型小或伤口轻微而侥幸。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医嘱完成接种,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