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狂犬疫苗并非必须严格在24小时内接种,但越早注射效果越好。若超过24小时,只要在发病前完成全程接种,疫苗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关键点包括:立即彻底清洗伤口、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联合免疫球蛋白、遵循5针或4针接种程序。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配合碘伏消毒,可清除90%以上的病毒。避免包扎伤口,保持开放引流。
- 疫苗接种时间窗更灵活。虽然24小时内接种最佳,但48小时内仍属黄金期。即使延迟数日,只要未发病,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仍能中和病毒。头面部严重咬伤需加倍首针剂量。
- 暴露等级决定治疗方案。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暴露需加注免疫球蛋白,与疫苗注射部位错开。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也需全程接种,无绝对禁忌。
- 全程接种不可中断。5针法(0/3/7/14/28天)或4针法(0天2针+7/21天各1针)需按时完成。中途遗漏需补种,无需重启流程。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通过规范处置可100%预防。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较高,即使伤口轻微或已结痂,也应就医评估。预防胜于治疗,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并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