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了一下轻微破皮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无法确认狗的健康状况,需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配合肥皂(或弱碱性清洁剂)交替冲洗15分钟,深度清洁可能残留的病毒。较深伤口建议用注射器加压冲洗,避免缝合伤口(除非大出血)。 -
紧急医疗处置
- 消毒: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涂抹伤口,降低感染风险
- 暴露分级:轻微破皮属于Ⅱ级暴露,必须接种疫苗;若伴随出血则为Ⅲ级,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就医提示:即使伤口小也要登记暴露史,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破伤风疫苗
-
疫苗接种关键期
采用"5针法"(第0、3、7、14、28天)或"4针法"(第0天2针,7、21天各1针),首针务必在咬伤后24小时内完成。孕妇、婴幼儿均需按标准程序接种。 -
后续观察要点
- 10日观察法:尝试确认咬人狗是否存活超过10天(若狗健康可终止后续疫苗)
- 症状监测:接种后仍要警惕发热、伤口红肿等异常,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
正确处理可100%预防狂犬病发作。特别注意:酒精冲洗不能替代疫苗!即使多年前接种过疫苗,再次暴露仍需加强免疫。流浪动物咬伤切勿存侥幸心理,致死率100%的狂犬病必须靠暴露前预防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