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体温升高的核心在于主动调节环境与身体状态,重点包括:保持水分平衡、优化通风散热、避免高温暴露、合理选择衣物及必要时使用降温设备。
- 水分补充:高温环境下每小时至少饮用200-300ml水,避免含糖或酒精饮料加重脱水。电解质饮品可补充流失的钠、钾,维持体液平衡。
- 环境降温: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室温,优先保持空气流通。若无法使用设备,可定时用湿毛巾擦拭皮肤(如颈部、手腕)加速蒸发散热。
- 活动管理:减少10:00-16:00的户外活动,剧烈运动后及时休息至心率恢复正常。儿童及老年人需额外监控活动时长。
- 衣物选择:浅色、宽松的棉质或透气速干面料能反射热量并促进汗液蒸发,避免深色紧身衣物蓄热。宽檐帽和防晒衣可减少阳光直射。
- 应急处理:若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中暑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冰袋冷敷腋窝/腹股沟,并饮用凉水。持续高热超过38.5℃需就医。
提示:体温调节能力因人而异,孕妇、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应制定个性化防护计划,定期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