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挠破皮后存在感染狂犬病的风险,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接种疫苗。即使伤口轻微,也不可忽视,因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而流浪狗未接种疫苗的风险更高。
- 紧急处理伤口: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挤压周围组织帮助排出污染物,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这一步可清除80%以上的病毒和细菌,是降低感染的关键。
- 就医评估必要性:流浪狗携带病毒概率高,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二级或三级)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疫苗需按0、3、7、14、28天分次接种,不可中断。
- 后续观察与防护: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或涂抹刺激性药物。若10天内未发现该流浪狗异常(如死亡、攻击行为),感染风险可降低,但仍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 常见误区纠正:认为“小伤口无需处理”或“健康狗不传播病毒”是错误观念。狂犬病毒潜伏期长,且外观正常的动物也可能携带病毒。
安全无小事,被流浪狗抓伤后务必规范处理,及时就医。预防胜于治疗,远离陌生犬只并教育儿童避免接触流浪动物,是减少风险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