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破皮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彻底消毒并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疫苗需求。关键处理步骤包括:伤口清洁、消毒止血、医疗干预和后续观察,任何延误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
紧急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可清除90%以上的病毒。若伤口较深,需借助注射器加压冲洗内部。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优先选择碘伏消毒。 -
科学消毒与包扎
冲洗后以0.025%稀碘伏或苯扎氯铵消毒伤口,避免涂抹软膏或包扎过紧。若出血不止,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但需每10分钟松解一次防止组织缺血。 -
24小时内医疗介入
即使伤口轻微,也必须就医。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III级暴露(贯穿伤或黏膜接触)需同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
疫苗接种与观察期
全程接种需按“5针法”或“2-1-1”程序完成。接种期间忌烟酒、剧烈运动,并监测发热或过敏反应。流浪狗咬伤者必须完成全程接种,不可中途停止。 -
后续感染防控
保持伤口干燥,48小时内避免沾水。若出现红肿化脓、发热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复诊排除细菌感染或狂犬病早期症状。
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远离流浪动物,教育儿童勿随意逗弄。若遭遇咬伤,冷静执行上述步骤,狂犬病100%可防但不可治,时间就是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