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挠破皮后,若伤口未出血且狗无异常行为,可能风险较低,但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并观察;若出血或狗有狂犬病症状(如流口水、攻击性),必须就医并接种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安全起见建议所有破皮情况均按规范处理。
-
初步判断伤口风险:检查是否出血或仅表皮破损。无出血的浅表抓伤感染风险较低,但若伤口位于头面部或神经密集区,需提高警惕。若狗表现出狂犬病症状(如异常兴奋、流涎),即使伤口轻微也需紧急处理。
-
紧急伤口处理: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避免挤压伤口,冲洗后用碘伏消毒。若伤口较深或出血,冲洗后需用干净纱布覆盖并尽快就医。
-
评估狗的健康状态:若狗为家养且已接种疫苗,风险相对较低;但若狗为流浪或状态异常(如畏光、抽搐),必须按最高风险处理。无法确认狗的健康状况时,默认视为高风险。
-
就医与疫苗接种:根据暴露分级(Ⅱ级或Ⅲ级)采取对应措施。Ⅱ级暴露(无出血破皮)需接种狂犬疫苗;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需加注免疫球蛋白。疫苗接种程序可选“5针法”或“2-1-1”方案,严格按时完成。
-
后续观察与误区避免:即使伤口愈合,仍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常见误区如“家养宠物抓伤无需处理”或“孕妇不能接种疫苗”均不科学,狂犬病无禁忌人群,延迟处理可能致命。
被狗挠破皮后切勿心存侥幸,规范冲洗+专业评估+及时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若无法确认狗的安全性,建议一律按高风险暴露处理,确保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