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得了脱水热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调节体温与环境温度,严重时需就医静脉补液。 其核心在于纠正脱水状态、恢复体液平衡,并避免因体温调节障碍引发的并发症。以下是具体治疗要点:
- 快速补液:优先口服补液盐或稀释的葡萄糖水,每2小时补充10-30ml。若无法口服,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尤其婴幼儿需严格按体重计算补液量。
-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散热,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刺激。调节室温至22-28℃,减少衣物包裹过厚。
- 营养支持:母乳喂养者增加哺乳频率,必要时添加代乳品;成人可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橙汁、口服补液溶液),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脱水。
- 病因处理:若伴随感染(如腹泻、呼吸道症状),需针对性用药,如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但需医生指导。
提示:脱水热易与普通发热混淆,若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脱水征兆,或体温持续超过38.5℃,应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环境温湿度适宜,尤其新生儿避免过度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