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岁青少年适量吃白糖能快速补充能量、稳定情绪、提升食欲,但过量摄入易导致肥胖、龋齿等危害,需严格控量。
白糖作为高热量碳水化合物,能在5-10分钟内通过代谢转化为葡萄糖,为青少年高强度学习、运动提供直接能量支持。适量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可维持血糖稳定,避免因能量不足引发注意力涣散或疲劳。糖分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有助于缓解课业压力、改善负面情绪,但需注意防止形成甜味依赖。饭后少量摄入可激活味觉感受器,短暂提升味蕾敏感度,间接促进正餐摄入量,特别适合食欲不振的青少年。糖分代谢过程会加速体内水分子循环,促进肾脏过滤功能,但需配合充足饮水以避免脱水。最新研究显示,含糖饮料中的甜味剂可能短暂增强记忆提取能力,但长期效果仍有争议。过量糖分会导致胰岛素持续高水平分泌,10-11岁青少年身体对血糖波动的调节能力尚未成熟,易形成脂肪堆积。口腔中的变异链球菌能将蔗糖转化为乳酸,长期接触会侵蚀牙釉质,建议食用后及时漱口。高糖饮食会抑制瘦素分泌,破坏饱腹感信号传导,增加肥胖风险。精制糖会减少其他关键营养素摄入比例,影响骨骼生长所需的钙镁吸收。国际卫生组织建议儿童添加糖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家长可选择天然含糖水果作为替代品,既满足甜味需求,又可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注意查看食品标签,避免隐性糖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