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儿童可以适量吃味精,但需注意摄入量。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适量食用对健康无害,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儿童健康。
1. 味精的主要成分及安全性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种物质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如西红柿、豌豆等。国际权威机构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味精为“安全型食品添加剂”,其每人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为“无规定”级别,说明在正常饮食条件下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2. 味精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 过量摄入的风险:味精摄入过多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味精中的谷氨酸钠会与血液中的锌结合,形成非吸收性的谷氨酸锌,可能导致儿童缺锌,进而影响味觉、食欲、智力发展和生长速度。
- 甲状腺功能影响:儿童过多食用味精或含谷氨酸钠的食物,可能抑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从而干扰甲状腺素的正常分泌,影响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3. 儿童味精摄入的建议
- 适量摄入: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四岁以下儿童每日钠摄入量不宜超过700毫克(约等于1.8克食盐),包括味精等含钠调味品在内,每日额外添加量不应超过1克。
- 避免过早食用:周岁以内的婴儿应尽量避免食用味精,以免影响锌的吸收。1岁以后可少量尝试,但建议3岁后再适量添加。
总结
味精对1-9岁儿童的健康影响取决于摄入量。适量食用味精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甲状腺功能。家长在烹饪时应注意控制味精的使用量,遵循适量原则,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