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牧民转场,主要是为了顺应气候与牧草生长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并保障牲畜健康。具体原因如下:
- 气候与牧草的季节性变化:阿勒泰地区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山区大雪封山,厚雪覆盖牧草,牲畜难以觅食,而南部戈壁荒漠冬天不太冷、雪少,有稀疏干草可作牲畜越冬饲料,成为冬牧场。夏季,阿尔泰山深山地带雨水多、气候凉爽,牧草生长旺盛,为牲畜提供优质饲料,是理想的夏牧场。春秋季节,山脚下的平原地带温度适宜,牧草生长状况适合过渡,作为春秋牧场。
- 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牧场按气候、地形、牧草情况分为四季牧场,实行轮流转场放牧,能及时给牲畜提供优质牧草,也能让不同区域的草场在不同季节得到休养生息,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利用。
- 保障牲畜健康与品质:不同季节的牧场环境对牲畜健康和品质影响大。夏季在凉爽的夏牧场,牲畜可避开炎热和蚊虫干扰,食用新鲜肥美的牧草,有助于增膘和保持良好身体状况;冬季在相对温暖的冬牧场,能让牲畜免受严寒和大雪威胁,以干草维持体能。春秋牧场的过渡,则让牲畜逐步适应季节变化,减少因环境突变带来的应激反应。
阿勒泰地区牧民转场是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兼顾了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牲畜养殖,对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