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淋漓不净(崩漏)可通过中医辨证调理和食疗辅助改善,关键需分清体质类型(如血瘀、脾虚、肾虚等),避免盲目止血或进补。活血化瘀、健脾补肾是常见调理方向,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延误病情。
- 血瘀型:表现为经血色暗、血块多、腹痛。可尝试益母草陈皮煮鸡蛋(益母草15g、陈皮6g、鸡蛋2个),活血通经;或当归蒸鸡(当归10g、鸡肉适量),温通化瘀。体质偏热者选益母草,偏寒者用当归。
- 脾虚型:经血色淡、乏力、面色苍白。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等)可健脾摄血,食疗推荐阿胶炖汤(阿胶10g烊化)或乌鸡汤,补气养血。
- 肾虚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菟丝子、杜仲、枸杞子等补肾药材可配伍使用,如菟丝子10g+杜仲15g煮水代茶,或右归丸(肾阳虚)、左归丸(肾阴虚)调理。
- 湿热型:经血黏稠、色深红。黄芩、黄柏等清热利湿药需配伍使用,食疗可选薏苡仁粥(薏苡仁30g煮粥)辅助。
注意事项:偏方仅适用于轻症或辅助调理,若淋漓超过10天或出血量大,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肌瘤、炎症)。避免生冷饮食、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同一症状可能对应不同体质,建议面诊后个性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