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是皖几

​六安市是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别称“皖西”,因地处安徽西部而得名,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兼具“红军的摇篮”与“白鹅王国”双重特色。​

  1. ​地理与别称​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长江与淮河之间,东接合肥市,西邻河南省。全市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阶梯状分布。其别称“皖西”源于地理位置,而“皋城”则因上古贤臣皋陶封地得名。

  2. ​历史渊源​
    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取“六地平安”之意,建城史超2000年。作为革命老区,这里诞生了108位开国将军,红色文化深厚。

  3. ​行政区划与经济​
    现辖3区(金安、裕安、叶集)4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2024年GDP达2307.5亿元。农业以“羽绒之都”闻名,工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旅游业拥有2家5A级景区。

  4. ​生态与交通​
    气候北亚热带过渡带,佛子岭等六大水库滋养江淮。沪汉蓉高铁、多条高速交汇,距合肥机场70公里,是连接中西部与长三角的枢纽。

​提示​​:六安融合历史、生态与区位优势,是皖西核心城市,适合探索红色旅游或投资绿色产业。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宿州为啥叫虚县

​​宿州被称为“虚县”源于方言发音和历史沿革的双重影响​ ​:​​“宿”字在当地方言中读作“xū”​ ​(如“宿舍”读作“xū舍”),而民国时期宿州曾长期以“宿县”为名,当地人顺口称其为“虚县”。​​这一称呼延续至今,成为宿州的独特文化标签​ ​。 ​​方言发音的根源​ ​ 宿州地处皖北,方言属中原官话,自古“宿”作地名时读“xū”音。这一读音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宿州和宿松有什么区别

宿州和宿松在行政级别、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行政级别与管辖关系 宿州 :安徽省北部地级市,下辖宿松县、萧县、灵璧县、宿松市(县级市)等。 宿松 :安徽省宿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属于安徽省直管县,2022年人口约32.8万。 二、地理位置与面积 宿州 :地处安徽省北部,长江下游北岸,总面积约4321平方公里。 宿松 :位于宿州市西南部,总面积约122平方公里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宿县什么时候改的宿州

​​宿县于1998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同时设立地级宿州市,标志着“宿县”正式更名为“宿州”。​ ​这一调整不仅是行政区划的升级,更延续了自唐代以来“宿州”的历史名称,并确立了埇桥区作为新行政中心的核心地位。 ​​历史沿革与名称渊源​ ​ 宿州名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09年(唐元和四年),此后长期作为州府治所。民国时期(1912年)改称宿县,1992年县级宿县与宿州市合并为新的县级宿州市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安徽宿州和宿县是一个地方吗

安徽宿州和宿县并非同一地方,而是存在行政范围和名称演变上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一、行政范围差异 宿县 宿县是宿州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安徽省北部,由埇桥区、灵璧县、泗县、萧县、砀山五县组成。 行政区划调整 :历史上曾于1948年短暂设市(宿县市),后多次撤市并入宿县,1979年复设宿州市时,原宿县地区成为宿州市辖区。 宿州市 宿州市是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总面积9787平方千米,地处皖、苏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安徽省统一放暑假时间

安徽省中小学生2025年统一放暑假时间已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月4日起放假,8月31日返校;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7月13日放假,高三年级8月24日提前开学​ ​。各地市具体执行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整体遵循省级统筹安排,确保学年教学进度与假期平衡。 分点论述如下: ​​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和初中学生7月4日进入暑假,假期时长近60天。部分地市如合肥、淮南的放假时间更早(7月1日)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安徽宿州周边庙会时间表

安徽宿州及周边地区的庙会时间表如下(截至2025年3月): 一、传统庙会时间表 2025年新春非遗灯会 时间 :2025年1月23日-2月12日(新汴河景区,淮海路—人民路) 内容 :包含非遗灯展、冰雪节,展示花灯、小吃及民间表演 2025年老海寺庙会 时间 :2025年正月初一(农历) 内容 :宿州市埇桥区传统庙会,吸引约三万游客,现场热闹非凡 2023年灵佛禅寺大庙会 时间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安徽宿州小学暑假时间一般是几月几号

​​安徽宿州小学暑假通常从7月6日开始,9月1日报到,9月2日正式开学​ ​。​​关键亮点​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安排,幼儿园参照执行,假期时长近两个月,确保学生充分休息与新学期衔接。 ​​放假时间明确性​ ​: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含小学)2024年暑假从7月6日(周六)开始,日期固定且与多数安徽地市同步,便于家长提前规划。 ​​学段衔接安排​ ​:小学与初中放假时间一致,幼儿园参照执行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宿州市可以种什么水果

宿州市气候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尤其以砀山酥梨、萧县葡萄、砀山黄桃三大特色品种闻名​ ​,兼具经济效益与地理标志优势。蓝莓、枇杷等新兴品种也逐步成为当地农业的新选择。 ​​传统优势水果​ ​ 砀山酥梨皮薄多汁、酥脆甘甜,被誉为“中国梨都”,年产量占全国八分之一;萧县葡萄品种多样(如巨峰、玫瑰香),果粒饱满酸甜适口;砀山黄桃果肉金黄,多用于加工罐头和果脯,市场需求稳定

健康知识 2025-04-16

薤白本草纲目记载

​​薤白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载为“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食疗佳品,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 ​。其鳞茎辛温滑利,能缓解胸痹心痛、痰饮咳喘,古人更以糖醋渍、煮粥等方式日常养生,现代研究则证实其含大蒜素、腺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抗动脉硬化、抗菌等作用。 ​​《本草纲目》的核心记载​ ​ 李时珍总结薤白“味辛气温,入手阳明经”,强调其散寒痰、通胸阳的特性,尤其适用于胸痹刺痛(类似现代心绞痛)及寒湿腹泻

健康知识 2025-04-16

瓜蒌薤白汤标准配方

​​瓜蒌薤白汤的标准配方为:全瓜蒌12克、薤白12克、黄酒适量(原方用白酒),三味同煎,分两次温服。​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如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方,​​核心功效为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尤其适用于胸痛彻背、喘息短气、舌苔白腻的痰浊闭阻型胸痹。 ​​药材配伍解析​ ​ ​​瓜蒌​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能涤除胸膈痰浊,兼润肠通便,导痰下行。 ​​薤白​ ​:辛温通阳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安徽亳州以前叫什么

安徽亳州古称 谯城 ,这一名称源于其历史上的都城地位和行政区划演变。具体分析如下: 古称来源 亳州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商汤在此建都,故称"商都"或"北冡"。西周时期,周武王分封姜姓焦国于亳,建立焦国都城,称为"谯邑"。春秋时期,陈国灭焦国后,该地成为陈国属地,仍称"谯邑"。 历史沿革中的名称变化 北周时期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名称正式确立。 民国时期

健康知识 2025-04-16

亳州为什么有很多回民

亳州之所以有大量回民聚居,​​主要源于元代以来中亚穆斯林的迁入、明清时期商贸枢纽的吸引,以及当代政策支持与民族文化融合​ ​。这一现象是历史沉淀、地理优势与多元文化共生的结果,形成了独特的回民社区与伊斯兰文化印记。 ​​历史迁徙与军事屯驻​ ​ 元代色目人(含中亚穆斯林)随军南下,部分定居亳州并形成早期回民社群。明清时期,亳州作为南北商贸中转站,吸引西北回商沿丝绸之路东迁,逐步壮大回族群体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安徽什么地方有回族

安徽的回族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要分布区域 沿淮淮北地区集中 回族在安徽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但整体上沿淮淮北地区回族人口相对集中。这一现象与历史迁徙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例如阜阳、亳州、太和等地的乡镇存在大量回族聚集点。 皖中、皖南及东南部有聚居地 除淮北外,皖中(如合肥肥东)、皖南及东南部地区也有回族聚居,但规模相对较小。 二、具体聚居地 民族乡与村寨 民族乡

健康知识 2025-04-16

安徽回族最多的地方

​​安徽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沿淮淮北一带,尤其是蚌埠、阜阳、亳州等城市,其中蚌埠是全省回族聚居的核心区域之一​ ​。全省回族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9个回族乡中7个位于皖北,且回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3%,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 分点展开: ​​地域分布特点​ ​:皖北气候、饮食与地理环境更贴近回族传统生活需求,形成沿淮淮北密集、沿江江南分散的格局。蚌埠、阜阳、亳州等城市回族超万人

健康知识 2025-04-16

秋季养肺的养生茶配方大全

​​秋季养肺的关键在于润燥滋阴,通过养生茶调理可缓解干咳、咽痒等秋燥症状,推荐5类经典配方:蜂蜜柚子茶润肺防感冒,百合茶安神止咳,沙参麦冬饮滋阴生津,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枇杷叶茶化痰平喘。​ ​ ​​蜂蜜柚子茶​ ​:柚子皮切丝与果肉同煮,加蜂蜜调和。富含维生素C,清热化痰,预防感冒,适合晨起饮用。 ​​百合类茶饮​ ​: ​​鲜百合汁​ ​:鲜百合打汁加糖,缓解肺热咯血; ​​百合冬花饮​ ​

健康知识 2025-04-16

秋季补肾润肺的中药养生茶

​​秋季补肾润肺的中药养生茶,能有效缓解秋燥、增强免疫力,尤其适合阴虚体质者。​ ​关键亮点包括:​​枸杞茶滋补肝肾​ ​,​​百合茶润肺安神​ ​,​​桑葚茶滋阴补血​ ​,​​玉竹茶养阴除烦​ ​,以及​​蜂蜜柚子茶清热润燥​ ​。这些茶饮通过天然药材搭配,兼顾肺肾双补,改善干咳、失眠、疲劳等秋季高发症状。 ​​枸杞茶​ ​:枸杞是秋季养生的经典食材,含多糖和胡萝卜素,能明目润肺、增强抵抗力

健康知识 2025-04-16

秋季养生食谱养肺

​​秋季养肺的关键在于“滋阴润燥”,通过白色食物和当季食材搭配,能有效缓解秋燥伤肺的问题。​ ​重点包括:多吃百合、银耳、山药等白色食材;遵循“少辛增酸”原则;结合药膳和运动增强肺功能。以下是具体方法: ​​白色食物为主​ ​ 中医认为“白色入肺”,如银耳、百合、雪梨、莲藕等,可生津润燥。银耳莲子汤、冰糖炖雪梨是经典润肺食谱,富含多糖和膳食纤维,既能养肺又能改善便秘。山药和鸭肉性平温和

健康知识 2025-04-16

补气的中药材代茶饮

​​补气的中药材代茶饮是改善气虚体质的便捷方式,尤其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 ​西洋参、黄芪、党参等药材能​​补而不燥​ ​,​​提升免疫力​ ​,​​缓解疲劳​ ​,且通过沸水冲泡即可释放有效成分,是兼顾功效与便利的养生选择。 ​​西洋参茶​ ​:西洋参6克沸水冲泡,焖5分钟饮用。其性凉而补,适合气阴两虚者,如熬夜后口干乏力者,加入枸杞可增强补益效果。 ​​黄芪茶​ ​:单用3克黄芪泡水

健康知识 2025-04-16

中药代茶饮养生配方夏季

​​夏季中药代茶饮养生配方能清热解暑、健脾祛湿,还能缓解疲劳和失眠,是天然健康的消暑选择。​ ​以下推荐几款经典配方: ​​生脉饮​ ​:党参、麦冬、五味子煮水,适合出汗多、疲劳乏力者,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竹叶麦冬莲子心茶​ ​:竹叶、麦冬、莲子心冲泡,清心泻火,改善夏季上火、心烦失眠。 ​​薏仁陈皮茶​ ​:薏苡仁、陈皮泡水,理气健脾、利水渗湿,缓解暑湿烦闷、食欲不振。 ​​乌梅饮​

健康知识 2025-04-16

中药代茶饮的正确方法

​​中药代茶饮的正确方法在于辨证施饮、科学配伍、合理冲泡,核心是“因人制宜”与“中病即止”​ ​。代茶饮并非简单泡药,需结合体质、症状、药材特性,避免长期滥用或错误搭配伤身。 ​​辨证选材​ ​:寒证用热药(如生姜、红枣),热证用寒药(如菊花、金银花),虚热者需配伍健脾药材(如甘草)。同症状不同病因(如咽痛分实热/虚热)需不同配方。 ​​个体化调整​ ​:脾胃虚寒者祛火需加温中药(如干姜)

健康知识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