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当前高温天气预计将持续至盛夏(7-8月),极端最高气温可能达40~42℃,且今年高温日数偏多、热浪持续时间长,需重点防范出梅后(约6月下旬至7月初)的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关键风险点包括: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形成“热穹顶”效应、梅雨期后旱涝急转加剧高温强度、台风影响间歇期气温反弹明显。
今年浙江高温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极端性突出,受全球变暖与厄尔尼诺次年叠加影响,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场导致“焖烧”式升温;二是阶段性明显,6月梅雨期后高温集中爆发,7-8月可能出现多轮持续10天以上的热浪;三是城乡差异显著,城市热岛效应叠加高湿度,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高出4~6℃。
应对建议分三方面:个人需避免午后户外活动,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并随身携带防暑药品;社区应开放避暑场所,重点排查独居老人住房的通风降温条件;政府部门需加强电网负荷预警,优化农业灌溉和工业错峰用电方案。未来两周具体预报显示,4月下旬以间歇性高温为主(26~33℃),但5月起气温将加速攀升,建议提前检查空调、防晒设施等抗高温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