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大常见的蛇类以毒蛇为主,其中银环蛇、竹叶青、短尾蝮等毒性强且分布广泛,需特别警惕;而灰腹绿锦蛇、王锦蛇等无毒蛇则常出没于山林水域。
- 银环蛇:中国陆地最毒蛇类,黑白环纹显著,毒性为神经毒,被咬后症状隐匿但致命性强。
- 竹叶青蛇:通体翠绿,尾部赤红,毒性为血循毒,伤口灼痛肿胀,常见于竹林溪边。
- 短尾蝮蛇:浙江蛇伤主要肇事者,伪装性强,混合毒可致肾脏衰竭,多栖息于农田村落。
- 舟山眼镜蛇:颈部可膨扁,背部有眼状斑纹,毒液含混合毒素,攻击性强。
- 尖吻蝮(五步蛇):体型大、排毒量高,血循毒导致伤口剧痛出血,山区溪流附近多见。
- 原矛头蝮:头部三角形,攻击性极强,毒液致肌肉坏死,分布范围覆盖全省。
- 白头蝰蛇:珍稀蛇种,头部白色,混合毒罕见但危险,夜行性且胆小。
- 福建华珊瑚蛇:红白环纹鲜艳,毒液对爬行类致命,对人类威胁较小。
- 灰腹绿锦蛇:无毒,通体绿色带黑纹,树栖性强,常被误认为竹叶青。
- 王锦蛇:大型无毒蛇,以其他蛇类为食,适应力强,山区平原均有分布。
遇到蛇类应保持距离,切勿挑衅或捕捉。若被毒蛇咬伤,立即固定伤肢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速毒液扩散。浙江蛇类生态丰富,敬畏自然才能安全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