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结算清单质控方案及整改措施如下:
一、规范填报要求
-
完整准确填写
医疗机构需确保医保结算清单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就诊信息(时间、科室、主诉等)、医疗服务提供者信息(医生姓名等)及费用明细,且信息格式统一。
-
编码规范
严格使用ICD-10、ICD-9-CM-3等标准编码,确保疾病诊断与手术操作信息完整准确,避免因编码错误导致医保拒付。
二、流程优化措施
-
建立三级质控体系
-
临床科室自查 :每日完成初步审核,重点检查费用合理性、诊疗项目合规性。
-
医保办审核 :对临床科室提交的清单进行逻辑校验,如费用与诊疗时长的匹配性。
-
医保局复审 :对医保办审核通过的清单进行最终把关。
-
-
审核流程标准化
设立“科室自查→医保办审核→医保局复审”三级审核机制,明确各环节职责与时间节点,确保清单质量。
三、信息系统支持
-
技术保障
-
确保HIS系统与医保平台接口兼容,实时校验数据(如身份证号格式、医保目录对照),减少人工干预错误。
-
建立预审平台,模拟医保审核规则,提前拦截异常数据。
-
-
智能辅助工具
引入AI或软件进行编码辅助和病历内涵质量分析,提升填报效率与准确性。
四、人员培训与考核
-
定期培训
组织医保政策、填报规范培训,强化临床医师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减少基础性错误。
-
绩效考核
将医保结算清单质控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科室给予奖励。
五、风险防控与整改
-
异常情况处理
-
非标人员/药品匹配错误导致审核失败时,需及时修正并重新上传。
-
系统接口问题需联系技术部门排查,政策更新后需及时同步系统。
-
-
持续改进
定期分析医保结算数据,发现共性问题后制定专项整改方案,优化质控流程。
通过以上措施,医疗机构可有效提升医保结算清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保障参保人权益,降低医保拒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