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到出梅通常持续20-30天,但受气候和地域影响可能缩短至15天或延长至40天不等。关键亮点包括:梅雨季以阴雨连绵、高温高湿为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为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而干支纪日法推算的入梅为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出梅为小暑后第一个未日。
梅雨期的长短因年份和地区差异显著。例如,江南区通常6月8日入梅、7月8日出梅,江淮区则可能延迟至6月21日入梅、7月15日出梅。气象标准中,入梅需满足连续5天均温≥22℃且4天有雨,出梅则需气温持续≥30℃且无雨。部分年份可能出现“倒黄梅”现象,导致梅雨季延长至30天以上,或“干黄梅”导致雨量稀少但湿闷持续。
总结来看,梅雨季是东亚夏季风过渡的关键阶段,其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农业和日常生活。若需精准预测,建议结合当年气象部门发布的实时数据,并关注副热带高压脊线变化等专业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