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气温回升的关键时间节点集中在1月下旬至3月中旬,其中五九六九(1月26日-2月12日)是传统转暖起点,2月底至3月初将出现火箭式升温,3月中下旬全国大部正式入春。但需注意,回暖过程中伴随剧烈温差和倒春寒风险,需理性应对气候波动。
- 传统数九规律预示早期回暖:根据民间“数九歌”,2025年五九六九(1月26日-2月12日)气温开始回升,柳树发芽、河流解冻。春节期间(1月29日)虽处五九,但南北差异显著,北方可能仍寒冷,南方相对温暖。
- 阶段性升温贯穿冬季末至春季初:1月初长江中下游最高气温达15℃,较常年偏高;2月底至3月初,中东部多地单日升温超15℃,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突破20℃,江南局地甚至逼近30℃,呈现“换季式”回暖。
- 3月大范围持续升温推动入春:3月17日起,高压脊控制下全国大部晴朗升温,长江以北累计升温超15℃,京津冀等地正式入春。但昼夜温差达10-20℃,且26日后可能遭遇“断崖式降温”,需警惕倒春寒。
- 气象因素与风险提示:全球变暖、高压脊控制及拉尼娜结束共同助推升温,但农业需防范“先暖后冻”灾害,公众应遵循“春捂”原则,避免骤减衣物引发健康问题。
2025年气温回升虽势头强劲,但波动剧烈。建议关注实时天气预报,灵活应对“过山车”式气温变化,科学规划农事与生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