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黄桃产业是助农增收的典范,通过规模化种植、深加工产业链和电商赋能,直接带动10万户果农增收,年产值超6.7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
规模化种植与农户参与
宿州砀山县作为全国最大连片黄桃种植区,拥有近6600公顷种植面积,年产鲜果30万吨。当地政府通过补贴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形成“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仅黄桃罐头年产量达9万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和分红实现多元收入。 -
全产业链增值
从种植到加工、销售,黄桃产业构建了完整链条。砀山拥有全国首个县级冷链物流中心,76万m³库容保障鲜果存储,3200余家电商企业将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突破地域限制。深加工产品如罐头、果酱等提升附加值,规上企业年加工量超10万吨,带动41.87亿元集群产值。 -
政策与品牌双驱动
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企业开办流程,并推动“砀山黄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品牌溢价。科技赋能种植技术,专利数占全国黄桃加工企业的21%,标准化生产保障品质,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典型案例示范
如返乡青年李永涛的桃园年净利润超120万元,雇佣村民采摘带动30万元季节性收入,并指导13户新种植户加入;祖超康父子扶持136户农户种植黄桃,帮助特困户年收入达7万-8万元,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未来,宿州黄桃产业将继续依托科技与市场双轮驱动,推动农旅融合,让“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为农民开辟更广阔的致富路径。